2014年6月25日 星期三

HCA:世界最大的醫院集團

Josephchu0616 發表於 2014-6-25 16:29  

HCA非研究或教育單位,只是單純的醫院,
收入並非直接來自使用者,
而是健保機構或保險公司,這類的第三者。

看HCA財報,第一眼就注意到
Provision for doubtful account 11.3%,
醫院還真是高風險行業,
不過羊毛出在羊身上,在收費時應該已經考慮進去了。

最大收入來自Managed Care and other insurers(54.6%),
在網上查了一下,美國健保制度還蠻複雜,
看完之後還是霧煞煞,
簡而言之Managed Care就是健保,
大部分雇主都採用Managed Care。
友說我們的健保就是ManagedCare,
健保機構會涉入醫療行為以控制成本減少浪費,
為人詬病的是Managed Care會造成醫院提供過少的醫療服務給病患。

Medicare(23.3%) 是針對65歲以上及身心障礙者的健保。
Medicaid(4.3%) 是低收入戶的健保。
http://thchou.blogspot.tw/2008/03/3-hmos-managed-care.html

HCA旗下有165家醫院(2009年有155家),
合計有42,896張病床,一般社區醫院約1-200張床。
病床使用率54%,
如果以後有買HCA的股票,希望他們能高使用率。
(這種期待好像怪怪的)。

平均每天有22,853住院病患,每年都有成長,
較2009年成長了約10%。
2013年掛急診的人數近7百萬也較2009年成長25%。

最大的成本是員工薪資福利佔341.8億營收的45%,
營收較2009年成長約27.7%,
但薪資成本成長約30.7%。
公司解釋留住好的人員是為確保公司競爭優勢。
公司在2006年被幾家PE聯手LBO後(淨值就負了),
現在背了288億的債務,每年利息約18.5億。

HCA提供給健保單位較優的折扣,透過簽約合作,
未來收入應該還是很穩定。
除非健保制度有較大對醫院不利的改革。

各種數據看起來覺得醫院是不錯的生意,
但HCA有些舉措實在看不懂:
1. 2011年重新上市不久後就從BOA手上回購股份
(約15%流通股數)
2. 2012年合計發了6.5元special dividend
3. 2014年PE拿2,950萬股出來賣,
公司回購其中7億5千萬元的股票。

一般公司會強調如何回饋股東,
但HCA除了強調股價表現外,其它都沒提,
感覺上HCA好像是PE的禁臠。

http://investor.hcahealthcare.com/press-release/hca-announces-sponsors-sell-approximately-295-million-shares-through-15-million-share-

Source: HCA 2013 10k




2014年6月24日 星期二

ORCL:NOSQL和Big Data的影響

id4eric2 發表於 2014-6-22 23:26  

想請問熟資料庫產業的同學,
網路資訊越來越多,造成資料量很大,
以後若設備也連網路(智慧型電冰箱、智慧型冷氣)資料更多,
產生所謂 海量(巨量)資料(Big Data),
那這樣以後ORCL不是前景看好 ???
有請較其他人,說非傳統關聯資料庫(NOSQL)是趨勢,
請問這趨勢會對ORCL獲利造成侵蝕 ??
 

distinyx 發表於 2014-6-23 09:27  

NoSQL发展没那么快,SQL仍然占主导
http://news.cnw.com.cn/news-international/htm2014/20140619_303639.shtml

Oracle本身最強的武器是他們關聯式的Oracle database
以及在開放原始碼領域收購的MySQL,
而他們也有自己的NoSQL產品,理當持續領先才對,
但它們在NoSQL的領域確實比其他對手慢了許多。
目前市佔率最高的產品並非Oracle。
雖然如此,關聯式 的重要性不會因為 
NoSQL( Not Only SQL) 流行而減少。
許多基本的資訊系統仍然還是需要他。
且移轉巨量資料庫的工程也不會這麼迅速,
通常此類移轉若再搭配其他系統整併重構,
開發測試到完全上線至少是三、五年的計畫。


libarz 發表於 2014-6-24 17:26  

在上市故事中,阿里巴巴集团一再强调的核心业务之一是“云”和大数据,业务战略是“云+端”。这个基于“云”的宏大叙事,始于六年前的内部技术革命,善造概念的阿里,称之为“去IOE”——这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短语。
  2008年,王坚从微软亚洲技术研究院空降阿里,担任首席架构师。这个在阿里内部尊称为“博士”的首席架构师并非程序员出身,是一个不会写代码的架构师,却甫一到任就提出了让阿里一众“技术男”震惊的“去IOE”,即在阿里的IT建设过程中,去除IBM小型机、Oracle数据库及EMC存储设备。
  去IOE的替代方案浮出水面:以廉价的PC服务器替代小型机,以基于开源的自研数据库替代Oracle数据库,不用高端存储设备则成为了阿里云的雏形。
  基于开源协议和软件构建IT基础架构,这在国外互联网公司里并不鲜见,包括亚马逊、谷歌和Facebook都采用这一路线。但是,阿里当时IT基础架构基于最普遍使用的IOE,技术人员多为学IOE架构出身,其中很多人本就是IOE跳槽而来的人员。
  王坚的技术路线,首先就是要拿下这些来自IOE的技术大牛。他的幸运是碰上马云这样一个不懂技术的老板。马云力挺王坚,逼着技术人员从头学起,给预算,招兵买马,整合团队。
  王坚和团队花了五年时间,终于在2013年5月从支付宝下线了最后一台IBM的小型机,7月把Oracle的数据库“赶出”了淘宝核心的广告系统,并称将在两年内用自研数据库完全取代目前存量的部分Oracle数据库。在此期间,王坚利用一切机会为阿里云传道,公开疾呼去IOE。
  阿里的自我革命并未全部完成,但去IOE概念已引发广泛的技术争论。阿里在已经形成壁垒的IT基础架构市场杀出血路,刚探索出的基于“云”的新方案逐步商用,已接入最保守的金融机构、高保密需求的政府部门,甚至开始用于司法取证系统。
  2013年4月,马云在北大演讲中提到阿里云。当着已经晋升阿里CTO的王坚的面,他说:“网上都说我被王坚忽悠⋯⋯百度李彦宏懂技术、腾讯马化腾学技术,只有马云不懂技术。很多人就一直认为阿里巴巴的技术很差。其实正因为我不懂技术,但我们尊重技术,我们公司的技术才最好。”
“你要写上:淘宝2010年起不再购买小型机了”

阿里去IOE一开始是迫于无奈。
  阿里巴巴研发院业务发展专家孙黎明回忆,从2006年和2007年开始,业务快速增长的阿里开始面临世界级难题——数据库太大。
  2008年,阿里的数据库已经成为全亚洲最大的数据库用户。以当时的技术能力,如此大的数据库已经几乎不具备扩展可能。
  “我们把全中国最知名的顶尖的DBA(数据库管理员)请到公司,一个晚上一张报表都做不出来,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包括IBM、微软,能够为我们提供一整套的技术服务。”孙黎明说。
  IOE架构也无法满足阿里电商平台秒杀类营销推广,“为了准备一次秒杀营销,从社会采购到安装部署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才能完成IT系统宽容量的过程,但半年以后,这项业务几乎已经不存在了。”
  对于“双十一”这样的业务暴增时点,IOE架构最让人头痛的则是需要估算交易量,到底需要多大的服务器和数据库才能保证不宕机?一次性上马太大服务器和数据库等于浪费,但若买小了又无法保证业务。
  此外,众所周知,IOE投入、运维之成本,但是“阿里巴巴不愿意IBM的铁架子(服务器)躺着拿走淘宝利润”。
  王坚告诉所有人:“不掌握核心技术就没有公司发展。”
  阿里巴巴副总裁、去IOE项目负责人刘振飞,向财新记者回忆了王坚对去IOE的迫切。
  2009年底,当时负责淘宝技术预算的刘振飞向王坚汇报,提出淘宝“2010年不会购买IBM小型机”,没想到被王坚挑战:“既然2010年可以不买小型机了,为什么还要给自己留后路以后还可能购买呢?你要在给董事会看的PPT上明确写一句:淘宝2010年起不再购买小型机了。”
  刘振飞只好“攒出”一条去IOE的技术路线:“低成本、线性可控、去中心化(分布式):去IBM,PC Sever替代小型机;去Oracle,用MySQL替代;去EMC,用中低端存储”。他最后以惊叹号结尾,粗体写上一句:“淘宝2010年起不再购买小型机了!”第二年,刘振飞进一步提出用MySQL+自研数据库(OceanBase)替代Oracle,并不再使用高端存储。
  但最初刘振飞实际上心里没底。去IOE无先例可循,分布式和集中相比,在数据统一性上是否可以保证?开源数据库是否够稳定?这些问题后来在探索中都得到了解决。
  和技术相比,让王坚和刘振飞更头痛的是人:“质疑的声音五花八门,有人怀疑去IOE的必要性,有人主张做几个试点具备能力就可以了,不需要彻底去IOE,还有人认为只要去掉IE就行,保留Oracle也无妨。”
  但在刘振飞看来,阿里的痛点已经到了去IOE势在必行的地步:业务几乎每年翻番,系统扩展跟不上业务:“如果遇到机房电力或空调检修,需要将近30分钟才能完成数据转移。”
  最终,一群“技术男”被心理学教授王坚“逼上绝路”,然后杀出了另一条路。
  2012年,阿里所有的技术后台运维和运营部门集中整合,成立了全集团统一的技术保障部。阿里云形成了部门1200人全集团8000人的技术团队。
  刘振飞总结,阿里巴巴去IOE的过程其实是阿里技术演进的缩影:一开始依赖商业软件,逐步形成自身的MySQL分支,成为开发使用开源软件MySQL最好的企业之一,然后是研发支持海量数据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OceanBase并用在多个关键业务。从用Oracle处理数据,到用Hadoop集群,到发展成业内单个机群节点数最多的Hadoop机群,再到用自主研发的飞天平台上的ODPS(Open Data Processing Service,开放数据处理服务)。“阿里实现了真正的云计算。”

淘宝当“小白鼠”
  阿里的去IOE其实在两个层面展开,存量的重点是淘宝和支付宝,而新增业务,比如余额宝、众安保险则完全基于“云”来搭建。
  当时淘宝在数据库方面需求最大,痛点最多,刘振飞希望可以从淘宝开刀。整个集团内部当时对去IOE充满焦虑,而淘宝团队居然站出来同意当“小白鼠”,刘振飞至今对此心存感激。
  机缘巧合,淘宝在技术层面的一次更新也让去IOE更容易。2009年,淘宝因为自身业务需求,核心系统进行过一次服务改造,即在数据库和应用层之间增加了一个服务层,屏蔽了数据层的复杂性。
  淘宝项目得以成功推进后,示范效应出现,阿里巴巴的B2B和支付宝陆续进入。2012年底,淘宝系去IOE完成。2013年5月17日,阿里集团最后一台IBM小型机在支付宝下线。而EMC存储设备在2013年中全部下线。刘振飞向财新记者强调,Oracle数据库并非完全下线,还有较少存量,计划两年内全部替换。
  和存量相比,阿里新增业务使用“云”似乎理所当然,但是也并非一帆风顺。
  天弘基金创新支持部总经理樊振华回忆了余额宝转“云”的历程。
  余额宝2013年6月13日上线,从3月开始,樊振华团队和支付宝技术方进行整体架构沟通。
  这是传统金融行业IT思路与互联网技术路线的第一次冲突,双方在闭关室足足讨论了四天,确定下来一期系统的建设目标和要解决的问题。
  一期推出时,天弘基金的IT技术架构仍然基于IOE,天弘为了余额宝立项从软件和硬件准备了三个月,然而上线当天,基金网站系统瘫痪了。
  马云的新要求是余额宝要参加更疯狂的“双十一”大促。这一次,樊振华没有选择,只能用阿里云,又用了三个月,天弘基金把余额宝“搬上了”阿里云。
  樊振华在回忆中形容这个过程“非常艰辛”,但结果惊人。原有的IOE系统设计并入是400台服务器,清算时间8小时,交易笔数是3亿笔账户达到1000万,对于一个在业界处于中下游的基金公司而言,这样的设计已经非常大胆。9月26日,使用云之后,支持并入到5000台服务器,清算时间30分钟以内,处理笔数在“双十一”之前为7亿多,账户有效用户数1亿。天弘终于敢参加“双十一”了。
  2013年“双十一”当天,整个余额宝系统发生了1679万笔交易,资金规模超过1000亿元,用户数3000万。“对于天弘基金乃至整个基金行业,这都是不可想象的。” 樊振华说。
技术问题还是信任问题
  在业界对阿里能否完全去掉Oracle数据库的质疑声中,阿里已经迈上商用道路,并挤入了金融机构和政府的IT系统采购名单。
  刘振飞说,阿里内部去IOE成功后,来交流的机构非常多,其中金融机构比例很大:“数据库技术团队有次和我开玩笑说,他们都快变成专业接待部门了。”
  金融机构对阿里的诉求很简单,安全和稳定。为了更有说服力,阿里手里拿着各类安全认证,但在交流中,阿里更愿意讲自己的案例。支付宝在去IOE的过程中,为了满足金融行业的应用场景做了许多针对性开发,其核心交易系统已经切换到阿里自研的OceanBase数据库上。
  众安保险的基础架构即基于阿里云,在开业前花了五个月的时间完成两地三中心的部署。系统上线五天就被拖进“双十一”,当天产生160万笔保单,系统处理保单花了2个小时。这样的处理能力,成为阿里云对外业务介绍时的案例。
  技术界至今仍有声音认为,IOE比开源技术更安全。但阿里上下对此众口一词称是误解,并解释开源软件的优势在于开放透明,大家都可以来发现和纠正安全隐患。
  “安全忧虑的本质是信任问题,信任问题惟一可以解决的方法是靠透明。”在刘振飞看来,企业、机构或政府要做的是信任选择,选择信任传统硬件厂商,还是阿里云计算服务。
  IOE的高成本在业界已被诟病多年,阿里巴巴提供新的更便宜的可选方案,但并不想打廉价牌。
  王坚和刘振飞都反对将去IOE的原因归结为单纯省钱,以及排外或追求国产化的问题。
  虽然淘宝商品库当年用20%的成本实现了500%的容量,但并不表明后期运维就不花钱。
  “IOE的运维成本固然高昂,开源软件的升级和维护成本也不能忽视。”刘振飞强调。但对于IOE的普通用户,因为IOE报价相对高,“云”的维运成本节省依然明显,一般只有IOE系统的20%,规模越大,相对成本越低。
  现在找阿里的金融机构主要有两类:小银行和非主流业务。小的村镇银行一直缺乏IT系统支持,阿里输出“云”的同时,其实还是IT服务运营商的角色;而大银行在现阶段全系统改造风险尚待评估的情况下,也已经开放部分业务,尤其是对接电商的业务。
  在“智慧城市”成为各地政府政绩考核要素之后,再加上适逢政府新一轮信息安全担忧之际,阿里云和政府机构的合作推进更显顺利了。阿里趁势快速签下了杭州、海南、广西多地的“智慧城市”,大力输出阿里云概念。
  2014年5月,阿里云拿下国家气象局项目,将为气象信息提供数据挖掘服务。6月12日,司法系统也植入阿里云,在电子取证后快速上传并获得司法鉴定和认证,全国上百家法院已开始认可这些电子证据的真实性。


JILL(軒) 發表於 2014-6-24 20:26  

雖然是趨勢......不過我很好奇一些問題,有人能解答ㄇ
1. 降低成本,沒考慮未來升級和維護 ?
2. IOE的客戶群不是一般小型企業,
很多大型客戶依然依賴數據庫(冒不起風險吧 ?)

3. 假設真的去IOE,這些客戶群要擁抱誰 ?
4. 安全問題 ? (有些客戶不見得會省成本捨安全)


distinyx 發表於 2014-6-24 23:23  

先正名一下去IOE,狹義指的是
去掉IBM的小型机、Oracle数据库、EMC存储设备,
代之以自己在开源软件基础上开发的系统。

而目前這篇文章提到去IOE的做法,
被中國的電子商務龍頭阿里巴巴實作出來。
但個人還是認為,短期內不造成影響。
因為這方案早在google ,facebook就實作已久,
有影響力,但不夠快速。

老實說小弟公司就正在玩這套,
公司的角度是要均衡各廠牌的使用,以便採購議價,
針對大型系統才能使用IBM的informix
以及Oracle的Oracle DB產品,
非大型系統則要改用開源的資料庫,用什麼呢 ? 
MySQL,結果也是Oracle的產品。
一個坑跳到另一個坑。
省是有省,還是得付費(每年訂閱費用以及維護人天費用)。

當然技術能量足夠強大到可以自行研發自己資料庫的公司,
如此就有另一條路可走
(如同文中阿里巴巴有自己的OceanBase資料庫),
甚至可以拿它來當產品,
服務其他有此需求的企業,
不過有多少企業可以這樣玩 ? 
非科技產業幾乎不可能。

所以個人覺得JILL大考慮的沒錯,
您提的1. 2. 4. 點正是一般公司在面對去IOE時最掙扎的點。
要這麼作就是為了降低成本,
但移轉過程中的隱含成本,加上風險,
更重要的是安全性及穩定性,
這些都會讓一般中小企業卻步。
至於最後去IOE要擁抱誰 ? 
沒辦法靠自己還是得靠別人。

廣義的去IOE,指的是把企業本身所需要的計算轉嫁
到其他企業的雲計算中心。
一個可能的方向是擁抱雲服務商,
但這些服務商底層使用的雲端資料庫是什麼 ?? 
MS、Oracle、MySQL、Informix、Hardoop。
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廟。

附帶一提,目前Oracle在近幾年陸續強打他們的exadata主機
及雲端計算架構,
這邊可以給大家延伸查詢


id4eric2 發表於 2014-6-24 23:24  

最近看到一則新聞,
張忠謀:我不需要穿戴裝置 更看好物聯網應用10年成型。
http://www.nownews.com/n/2014/06/24/1292860
所以我就思考是否要加碼ORCL,
因為資訊多要處理與應用才有價值。
物聯網一些資訊或許可使用MYSQL免費的留存與取用
(不須高安全管控),
各方面的應用多了,也會帶動需要比較穩定與高安全
的資料庫(ORACLE...)需求。
阿里雲很厲害,他們發展成自己的一套技術,
能夠處理這樣大量的交易資訊,
就跟google一樣讓搜尋變得這樣快。

個人覺得:
1. 這是他們的獨門技術,所以應該『獨享』,
不會拿出來分享(賣)。
所以要過好一陣子才有可能對ORACLE有大的影響。

2. 資料庫- 新技術也要能搭上原本的應用系統,
各行各業的系統不論是ERP...或是銀行系統,
不可能就跟換硬碟一樣,直接就抽換。

3. 如果新技術費用低
(比每年的維護費低很多,老闆就會認真考慮),
安全性高(新技術 尚未大量應用 是否經得起駭客的考驗 ??),
那時ORACLE就倒大霉。
以上是個人小小看法。

FOSL:想不到賣手錶的都這麼賺錢

Josephchu0616 發表於 2014-6-24 21:42  

以前逛過FOSL,一直誤認他是零售業,
但事實上自己賣的部分佔25%,
全球有543家專賣店
(美國和國外剛好各一半,但國外店數成長較大),
批發的部分佔75%,銷售遍及150國,
整體銷售美國和國外也是各一半。
產品部分:手錶 77%(2011年72%)、皮件 13.4%、
珠寶 7%、其他 2.5%

FOSL的營收自有品牌佔46%,授權的部分佔54%,
2013年授權商品首次比自有品牌高。
授權的部分成長率12、13年分別為18%、21%。

授權品牌包括:Adidas、Armani Exchange、Burberry、Diesel、
DKNY、Emporio Armani、Marc、""""Michael Kors""""

看到這裡,覺得FOSL在發展策略上很像LUX。
最近也傳出Google以後的穿戴裝置想透過FOSL的銷售系統販售。

我個人認為雖跟LUX一樣都是跟別人借護城河,
但FOSL的品牌似乎不像LUX那麼大。
光是KORS的產品就佔整體銷售的22.4%。
授權有合約到期的風險。

公司說,未來仍會積極爭取授權商品,
雖說授權商品有到期風險,
但只要夠多夠分散,也不失為一門好生意,
多一個品牌就多一分營收,
而且也不用投資品牌。

source:FOSL 2013 10k

2014年6月23日 星期一

PKW:股票回購ETF

dashinlin 發表於 2014-6-24 08:45  

http://www.moneydj.com/ETF/X/Basic/Basic0007.xdjhtm?etfid=PKW
裡面持股有一些似乎不錯
大家參考看看
M、LO、MPC、NOC、DFS、PPG、STT、
CBS、VIA、LOW、ORCL、HAL


Josephchu0616 發表於 2014-6-24 09:05  

太強了!
謝謝同學分享,我一直找不到pkw的所有持股。
這個站很完整,有空慢慢一支一支按。

還有另一支TTFS的策略也跟pkw一樣。



2014年6月22日 星期日

EFX、EXPGY:個人信用評等公司

Josephchu0616 發表於 2014-6-22 16:55   

信用評等/徵信機構,獨特的生意本質,
無法靠廣告打市場,
也不能藉由大的資本支出建大廠削價競爭,
既有公司隨著時間累積資料庫、經驗和公信力,
護城河越來越大,新公司想切入難度很高。

Wiki把信用評等/徵信機構分類如下:
資本市場:MCO、S&P、Fitch Rating
商業市場:DNB
個人信用評估:Equifax (NYSE:EFX)、
Experian(OTCMKTS:EXPGY)、Trans Union (非上市)

在台灣申請信用卡、信貸、房貸,銀行都會向
聯合徵信中心(聯徵)查詢客戶的信用紀錄,
藉由這些資訊,對客戶的償債能力評分,
決定是否提供貸款。
聯徵都會向銀行收取查詢費用,
EFX、EXPGY 某種程度就是扮演這種角色。

EXPGY在全球擁有8億個消費者的信用資料,
EFX則擁有6億個。

除了提供金融機構徵信服務外,
這兩家公司也提供政府或一般公司其他服務。
自2013年起,美國政府開始跟EFX購買徵信服務,
以防止民眾詐領健保補助,雖然所費不貲,
但比起可能會被詐領的金額比較起來便宜多了。

EXPGY也會對擁有的資料庫,進行行為分析,
提供給一般公司做為行銷上的的參考,
使公司的行銷活動更加有效。

EXPGY在2013年獲利突然減少,
原因是多補繳稅和資產重估後做減損
(稅後淨利比2012年少4億多美金),
都是一次性的費用,營收和一般費用都正常,

EFX是S&P 500 成分,
EXPGY則是FTSE 100 成分(LSE:EXPN)

Source:wiki、EXPGY 2013 annual report、
EFXannual report、世界日報

Experian 2013 income statement


2014年6月17日 星期二

NGG:5大傻瓜退休英股

Friendk 發表於 2014-6-17 14:32  

英股:ULVR、NG、TSCO、DGE、GSK 
相對美股ADR:UL、NGG、TSCDY、DEO、GSK 

http://www.fool.co.uk/special-free-report/the-fools-five-shares-to-retire-on/?source=u74ediao0910034

從中觀察選股邏輯,均為跨國公司(不受單一地區起伏影響),
與民生高度相關,產品多樣化或共用事業。

NGG 是同學較不熟識,另4家本就是JOE桑的入選名單。
還有買這些ADR好處是股息免扣稅。


mikeon88 發表於 2014-6-17 14:49  


今晚將買NGG,
謝謝Friendk桑的推薦。


2014年6月16日 星期一

IGT:吃角子老虎大廠

Josephchu0616 發表於 2014-6-16 13:49  

看了同學提供的邪惡基金,持股第一名是
International Game Technology (IGT)。
這名字大家可能都很陌生,他是吃角子老虎大廠,
北美市佔率達70%,是一家很有趣的公司。

他的2013年營收來源:Gaming Operation 42.3%、
Product Sales 46.3%、Interactive 11.3%。

甚麼是Gaming Operation ? 簡單來說就是「放檯子」,
還記得周人蔘嗎 ? IGT 就是北美周人蔘,
他們把吃角子老虎放在賭場,贏的錢賭場跟IGT拆帳。

Product Sales 就是把吃角子老虎的機器或程式
賣斷給賭場,含日後維修。

Interactive 就是線上賭博(真錢,佔比很小),
IGT擁有全美唯二的線上賭牌
(但很少州開放線上賭博)。
之前買下在Facebook的遊戲公司Double Down,
IGT也經營線上遊戲(假錢)

一家公司擁有三種截然不同的營收線,
Gaming Operation(GO)隨著景氣波動,
Product Sales(PS)隨景氣劇烈波動,
Interactive(I)的線上遊戲生意,完全無法預測。

這三條線的特性在今年第二季(fiscal year不一樣)
因年初大雪表露無遺,GO -9%、PS -27%、I +20%。
Interactive雖然成長,但線上遊戲變動太快,外界對此很保留。
我覺得PS的銷售應該在第三季會恢復,
因為賭場設備還是要更新。

前一陣子因Mike新買的股票我剛好有,所以我跑去買了IGT,
可是事後問自己是否能抱到貴價 ? 答案是否定,
而且這樣就跟Mike的持股逾差越遠,
所以在不賠錢下,把他換成Mike手上有的,
雖然感覺IGT跌太多會反彈,當時盈再表看起來也OK。

沒多久,傳出有PE要買下IGT,上星期漲了超過25%。
問我可惜嗎?    不 !。。。。。是超可惜的……

Source: IGT 2013 10k,2014 10q



2014年6月15日 星期日

邪惡基金

mishimapaper (垃圾戰士) 發表於 2014-6-15 23:04  

很久以前聽過這個名詞,但沒有特別的注意,
最近胡亂搜尋了一下,
隨便找到一個網站,有收錄了約三十檔股票
(大致算了只有29檔),
其中有的股票在討論區早就有同學討論過,
不知道有沒有同學玩過邪惡基金?
http://www.stockq.org/index/SIN.php

盈再表我大致按過,
大部分的邪惡基金股票ROE都很棒,
只有少數幾檔很爛!


mikeon88 發表於 2014-6-15 23:11  

巴菲特不買邪惡股票,
我也在想要不要遵循 ?
可是道德感又沒衪那麼高,
天人交戰吶。

上次凱元桑建議我買LO,就很掙扎而未買。


Josephchu0616 發表於 2014-6-16 08:56  

看了這篇文章,發覺巴菲特好像是因為社會壓力,
才不買煙商,他本身對煙草公司並無太強烈看法。
多年前索羅門兄弟(波克夏持股的公司)要買RJR,
找他一起買,他不買,但也祝福索羅門的行動。
如果有機會,鍋邊素,他老人家也是OK的。

http://www.fool.com/investing/general/2014/01/11/heres-why-warren-buffett-wont-buy-altria-or-philip.aspx




BEN:買股票比買它的基金好

Josephchu0616 發表於 2014-6-15 22:17  

買BEN的股票比買他們的基金好。
(不是我說的,是引用美國網友的笑話。)

看了一下Joe桑選的Franklin Resources
(BEN,也就是國人熟知的是富蘭克林坦伯頓) 
和T.Rowe Price Group(TROW),
雖不知他們的基金好不好,
但看他們公司的股票,覺得網友的毒舌至少對了一半。

一般金融機構,常常會發生
壞年賠的錢是好年賺的錢的數倍。
但這種基金公司不一樣。
收入來自於無風險服務費,自己不槓桿下去賭,
不至於在壞年發生像銀行般的巨額虧損。

雖說收的是無風險服務費(顧問、管理、Distrubtion等),
但基金公司的收入還是高度受市場影響,
因為服務費收取的方式是
?% x AUM(Asset Under Management),
所以市場跌,AUM縮水,收入也就少了。

最近幾年,市場較流行低成本的ETF(含Index ETF),
但BEN(2013:8,447億)和TROW(2013:6,924億) 
的AUM還是持續成長,
除了原本的AUM隨著大盤成長,也是有努力在拉新錢。

因ETF不是BEN和TROW的主力
(BEN在2013年底才發第一支ETF),
所以收費比較貴,
也避免ETF直接比較的價格戰,
跟ETF的一哥BlackRock(BLK)比較起來,
BEN和TROW比較會賺錢(ROE較高),
BLK的AUM在2014年三月底為4.4兆,
是BEN的5倍,但淨利只多約40%。

BEN的資產配置:Fixed Income43%、Equity 40%、
Hybrid 16%、Cash 1%。
TROW的資產配置:Equity 77.5%、Fixed Income 22.5%。

在低利率的環境下,BEN仍持有43%的Fixed Income,
他們解釋說他們持有duration比較短或其他利率波動較不敏感的債券。

除了這幾家還有Fidelity、Vanguard、PIMCO,
等著名基金公司,但好像都沒股票資料。

Source: BEN、TROW 2013 10k
http://seekingalpha.com/article/1758222-franklin-resources-gain-from-their-perspective-advertising

BEN


TROW






mikeon88 發表於 2014-6-15 23:04  

證券、基金公司股價和大盤一致, 
我把它們視為景氣循環股。 
當它們大漲時,常是大盤的末升段了。 

想不到連TROW和BLK都接近貴了, 
美股更該居高思危。

2014年6月11日 星期三

EL:像走入百貨公司

Josephchu0616 發表於 2014-6-11 21:12  

看EL的年報,像是走入百貨公司一樓。 
產品品牌包括:Estee Lauder、MAC、Bobbie Brown、
La Mer、Jo Malone、Origins、Clinique、Aveda……。
跟她的競爭大姊L’orel(ADR:LRLCY)比較起來,
EL這個小妹感覺上貴氣許多,
幾乎佔了百貨公司一樓一半
(我憑感覺猜的,不敢去逛百貨公一樓做市調,
請有這方面知識的同學指正)

跟我們想像中一樣,EL的毛利率80%,
SG&A的費用佔net sales的65%,
也就是買一支100元EL的口紅,
其中65元是付給廣告、百貨公司店租、櫃姐薪水及傭金…。

全世界有30,000個銷售點遍及150國,
net sales: 美洲42%、歐中東非37%、亞太21%,
分配的相當均勻,
最大單一客戶是美國Macy’s(NYSE:M)百貨佔10%。
EL為了分散通路,近幾年也努力發展直營店,
包括Origins、Aveda、MAC,合計690家店。
產品線比例:保養品44%、化妝品38%、香水 13%、美髮 5%。

看一下淨值四年內增加一倍,ROE還是很高。

source: EL 2013 10K



2014年6月10日 星期二

CHD:小蘇打粉


Josephchu0616 發表於 2014-6-10 18:32  

雖然短期不可能買到CHD,但這家公司看起來實在很不錯。

第一次看到CHD,是幾個月前去Costco時,
被他鮮豔的包裝和特殊的手臂錘投商標所吸引,
湊近一看原來是小蘇打粉。
當時以為應該是PG、UL、CLX,或其他大廠的產品。
前幾星期看大聯盟時,又看到球場旁看出現這商標,
所以決心了解一下。

找到Fool有一篇文章,是我看過幾篇文章中寫的最好的,
所以我直接引用部分內容

CHD是賣小蘇打粉起家,
目前賣的產品跟他168年前賣出的一模一樣,
還有什麼比這更經久不變呢 ? 

Fool:CHD的洗衣精產品比他的競爭對手
PG的Tide還便宜50-65%,
牙膏比CL的高露潔便宜50%,
超強的價格殺傷力 ! 看一下財報居然還有45%毛利。

Fool:2009年後中高價的洗衣精市場分別跌了1%和3.2%,
而低價洗衣精成長5%,
CHD洗衣精市佔從46.6%(2009)成長到53.5%(2013)。

Fool:不像其他消費品公司有一大堆產品,
CHD採取是集中資源策略,
公司前8大產品合計占80%的營收及獲利。
根據CHD內部估計他們應該是全美國廣告費用第13高的公司,
Wiki 的資料2010年的Fortune 500排行CHD是723 名。
(不斷擴大品牌護城河)

作者表示,在所有消費品公司中CHD是他的心中首選。

http://www.fool.com/investing/general/2014/05/17/1-consumer-brands-company-will-survive-in-a-challe.aspx



aiwheat 發表於 2014-6-10 23:34  

謝謝推薦這家,
果然是不用3秒鐘就知道的好公司,
去了官網查了一下,它的產品還蠻多樣化的,
http://www.churchdwight.com/brands-and-products/brand-browser.aspx
除了Joseph提到的產品外,
還有像是除毛膏、驗孕和排卵檢測產品和保險套等等,
真是多角化經營,
有部分品牌產品在美國都是市占率不錯的。

有台灣代理商的官網,
不過只有其中ARM & HAMMER和OxiClean兩大品牌而已。
http://www.armandhammer.com.tw/

2014年6月8日 星期日

MAT:芭比娃娃

Josephchu0616 發表於 2014-6-9 08:46  

數月前看到Mattel(MAT)大跌,
按完盈再表,直覺上ok就敲下去了。
只知道他賣芭比娃娃(後來知道還有火柴盒小汽車),
其他完全不知。
對我而言,了解玩具公司最大的障礙是文化上的差異,
很難判斷各玩具的產業地位。

MAT在10k說明,他們的生意有明顯的淡旺季,
營收高度集中於第三四季的送禮季節,
這讓我想起之前有同學推薦的HRB,
Joe指出這是一家賺一季賠三季的公司,
但因為是報稅公司特性就是如此。

MAT說,這個特性帶來一定的風險,
如果他們在備貨上的預估失準,
大賣的商品就會缺貨而喪失銷售契機,
預估大賣的商品不賣,
過銷了售季節,就會變成沒有價值的庫存,
但我覺得這點還好,不可能每年都大量錯估吧,
因為生意周期比較長,
所以看MAT恐怕要看的比其他公司長

產品線包括Barbie(佔銷售17% )、Core Fisher-Price(19%)、
Wheels、American Girls Brands……。
只知道Barbie,不過知道有分散就可以了,
46%的銷售來自非北美國家,
遍及全球150國,區域上也有分散。
Wal-Mart、Target、玩具反斗城,三大客戶佔MAT整體銷售36%。

MAT最大的競爭對手是Hasbro(HAS),
HAS近幾年表現也相當不錯,
雖競爭很激烈,但玩具製造商好像都蠻好賺的,
HAS強的方面,是拿到一些迪士尼或環球公司等
電影人物的一些授權玩具(變形金剛等),
雖然投資人目前比較喜歡近幾年HAS的成長率,
但有分析指出,HAS有些授權會在2017-2020年陸續到期,
到時這些授權MAT勢在必得,
所以長期而言MAT可能是比較好的選擇。

美國傳統實體玩具市場,在過去十年因其它電子玩具崛起
及其它因素市場下滑5%至217億美元,
但其中積木型組合玩具卻成長330%達20億,
這市場被樂高玩具以70%的市佔率完勝。
(LEGO是丹麥私人的家族公司未上市)。
MAT最近買下了積木二哥MEGA brands(市佔12%),
市場對此合併持正面看法居多,
普遍認為MAT可運用其行銷及通路資源,
把原本只在十幾個國家銷售的MEGAbrands推至上百國家。

MAT在2013年股利加股票回購共回饋股東10億美元。
MAT同時是NASDAQ100和S&P500成分股。

除了玩具製造公司,另外也看到做授權的HelloKitty
的母公司Sanrio三麗鷗(8136 Tokyo),
也是一家不錯的公司,但好像沒有ADR所以作罷。

老外送禮物的出頭很多,看到網上有些人會送實體股票,
如果是小孩他們會送迪士尼股票,
青少年就會送Facebook。
還有人求婚時送Tiffany股票,
送的時候還說:本來想送你一支Tiffany鑽戒,
但不知要挑哪一支,所以就買下公司送你……。
這種實體股票都只有一股,售價比市價貴很多,
BKR.B也是很熱門的送禮股票

Source: MAT 2013 10k
http://seekingalpha.com/article/2227073-hasbro-vs-mattel-which-stock-is-the-best-long-term-buy




GWW:多樣工業產品

JILL(軒) 發表於 2014-6-7 02:38  

http://www.grainger.com/
WW格蘭傑, Inc. 維護,修理和運行(MRO)供應
主要在美國和加拿大使用的企業和研究機構等相關產品和服務的領先供應商。

廣泛的,多元化的群體:
‧    各級政府,包括辦公室、監獄、軍事設施和所有的美國郵政設施。
‧    重型製造商:木材、紡織、金屬、化工和橡膠公司。
‧    輕工製造業:醫藥生物、食品飲料和大多數電子行業。
‧    零售:加油站、餐館、雜貨店和其他大多數商店和購物中心。
‧    商業承包商:維護建設多種商業建築和設施的。
‧    商業客戶:影劇院、酒店、汽車旅館、醫院和護理設施。

是一家全球性的工業服務業務重地
1. 持續擴大產品種類。
自2006年以來,它也迅速增長自有品牌產品
2. 加強電子商務市場
3. 維持一個持續現金流回購計劃



aiwheat 發表於 2014-6-7 22:12  

這是GWW 固安捷(中國) 官網上的介紹
http://item.grainger.cn/pages/about/about_us/

2014年6月6日 星期五

RHI:世界最大人力資源公司

may 發表於 2014-6-6 13:43  

在雜誌上有看到提到Robert Half International 這家公司,
是世界上第一個也是最大的會計和財務人力資源公司,
S&P500指數成分股,
參考一下囉 !

http://en.wikipedia.org/wiki/Robert_Half_International


2014年6月5日 星期四

信義(9940)在上海的那一塊地

ywen0713 發表於 2014-5-28 10:38  

dear all my classmates:
昨天晚上,ywen夢見一個男人。身材不高。。。腰板很瘦。。。哦。。。雙手背在後面,交叉握著一把長長的。。。長長的什麼 ? 喔,鐵撬。。。什麼樣的鐵撬呢 ? 。。。眯起眼睛,我想看得更清楚。。然後,他轉了過來。
我不認得那張臉,總覺有點熟悉。
他的眼睛像深陷在生肉里的葡萄乾,嘴唇撅了起來,無聲地開闔著。
我直覺知道,他要說的東西很重要。於是把心豎成針尖,呼吸像羽毛一樣緩了下來。
有個聲音傳了過來。很細,很尖,很輕。
「信。。。義。。。」
「地。。。。」
「什麼 ? 」我在夢中忍不住喊起來。「什麼地 ? 」那男人笑了起來,肩膀微微顫抖。
「一塊地。。。。」 「地啊。。。」,他說。
然後我大口呼吸,突然醒了過來。
那個顫慄的感覺揮之不去,於是我打開電腦,看了信義。

   信義買了一塊地。在上海嘉定,馬陸鎮,地鐵11號線附近,預計2015年完工,主要蓋的是小戶型。
下面是信義地塊的報導,我得到神明指示,要跟各位分享。有關其中眉角,我們再來討論討論。

【新民网·独家报道】在今天(11月29日)下午进行的现场竞拍中,位于嘉定马陆镇的两幅毗邻宅地先后被同一家房企摘得。信义置业(香港)有限公司以38900万和39108万元拿得这两幅地块,溢价率分别高达48.13%和59.24%。
  马陆两幅毗邻宅地获市场关注 
  据了解,今天出让的嘉定区马陆镇新成路以东、叶城路以南地块(18-1)及嘉定区马陆镇复华路以西、叶城路以南地块(17-01)两幅地块不仅是近年来少有的纯宅地,而且所处位置相连,如被同一家房企同时拿下未来可以进行整体规划操作。
  从出让公告来看,两幅地块以复华路为界毗邻,容积率均为2.2,总计出让面积超过5.7万平方米,起始楼板价同样为4400元/平方米。业内分析认为,将两幅宅地合并开发,无疑将一定程度上降低配套成本,提高产品未来的盈利空间。而超过10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也便于开发商批次推盘,销售中回旋空间较大。
  正是由于这样的特点,这两幅土地一经推出就引起了诸多房企的关注。据市规土局公示的信息显示,领取这两块地块竞买申请书的人数分别达到26人和27人,最终提出竞买申请的均达到11家。而记者在位于浦东房地大厦的上海土地交易中心了解到,其中大部分开发企业都同时参与了两幅地块的现场竞拍。为此交易中心也临时做出安排,让原计划同时竞拍的两幅地块在时间上进行了小幅调整。
  竞争激烈两地高溢价成交
  记者在竞拍现场看到,竞争从一开始就非常激烈。率先进入现场竞拍环节是新成路以东、叶城路以南地块,网上报价截止时,价格已经达到33888万元,比起拍价26261万高出了7627万元。也就是说,尚未进行现场报价该幅地块已经溢价接近三成。
  不过,即便是这样的价格依然吸引了四家房企继续加价。通过一轮书面报价,信义置业(香港)以38900万元,比第二高多出796万元的价格拍下该地。地块溢价率为48.13%,楼板价5925元/平方米。
  而接下来进行的复华路以西、叶城路以南地块(17-01)的竞争则更为激烈,最终信义置业梅开二度,如愿拿下该地块。不过,这幅起拍价低于新城路地块的宅地最终成交价却更高,达到39108万元,楼板价6370元/平方米,溢价率更是接近六成。也就是说,即使平摊计算两幅地块的楼板价和溢价率,也分别达到了6140元/平方米和53.5%。
  远离轨交或成未来制约
  对此,业内分析认为这样的价格并不便宜。「这两幅地块的楼板价虽然略低于今年6月拍出的马陆镇28-01地块,但位置上却有较大差异。」21世纪不动产上海区域分析师黄河滔就告诉记者。据悉,6月出让的嘉定区马陆镇28-01地块同样溢价达到55.3%,折合楼板价约为6990元/平米。但从位置来看该幅地块距离轨交11号线马陆站不足700米。而今日两幅宅地因位于老城区附近,其距离最近的轨交11号站点直线距离也有4公里路程。
  黄河滔指出,作为未来建成后的郊环外区域住宅项目,产品拥有越强的轨交辐射效应,无疑能够将自身优势最大化的显现,从而吸引多层级、多区域的需求。而随着间隔距离不断变长,轨交辐射效应也将减弱,嘉定区域内的新建住宅项目对区域外市场需求的吸引力也将遭到大幅弱化。
  此外,记者还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今天拍下这两幅地块的信义置业(香港)有限公司或系台湾著名的大型房地产中介信义企业集团在香港成立的子公司。该人士表示:近期包括香港、台湾在内的房企在上海的拿地次数增多,或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他们对楼市未来的整体判断。据悉,信义集团1993年即进入上海市场,成立有上海信义房屋中介咨询有限公司。(新民网记者 朱正炎)

在這則報導中,我們有幾個名詞需要界定。
1. 樓板價
2. 溢價率
然後,我們有幾個議題,需要討論討論。
1. 嘉定到底在哪裡 ? 這塊地值不值錢 ? 
2. 那男人拿到的面積有多少,能蓋多少房子,將來能賺多少錢 ? 有沒有爆發戶的潛力 ? 
最後,我們要下個精神標語。
1. Michael真的很神,還是周俊吉很神 ? 
2. 到底哪個比較神 ? 
讓我們繼續玩下去。

信義買入的兩塊土地,位於嘉定馬陸鎮。
真的是神明指示。沒按發佈,它就發佈了。我們繼續:
1. 嘉定馬陸鎮的地位,大略相當於新北市林口區。那個地點,搭乘捷運,大概11個站,就能抵達上海市中心。不過請注意,信義拿到的兩塊地,通通距離地鐵遠的蕾。。。不是三鐵共構,也沒一鐵共構,總之什麼都不構。
                    
2. 報導說,那兩塊地溢價率約莫百分之60。溢價是什麼意思 ? 其實就是比「超過土地基價」的意思。那麼「土地基價」是什麼意思 ? 就是「征收土地的補償費」的意思。
                    
3. 夭壽喔,所以溢價率百分制60的概念是,賣家用100萬賣地,信義花了160萬買地。溢價是難免的,大家搶標咯。
                    
4. 報導又說,那兩塊地的容積率是2.2。這是什麼概念呢 ? 就是說,1萬平方米的土地上,能蓋出總面積2點2萬平方米(10000x2.2)的建築面積。信義拿到5點7萬平方米的土地,容積率2點2,意思是將蓋出12點54萬(57000x2.2)平方米的房子。那是多少坪的房子面積呢 ? 我幫大家按了計算機(一台灣坪=3.33平方米),大約3萬七千坪。
                   
5. 好的蕾,讓我們繼續算下去。
6. 報導上說,信義房屋的這兩塊土地要蓋小戶型。小戶是什麼概念 ? 顧名思義,就是不太大的房子。在上海,90平方米(台灣27坪)以下,通稱小戶型。
                    

ywen0713 發表於 2014-5-30 17:51  

dear my classmates:             
ywen最近在反省,深切地反省。為什麼要把話說得這麼玄,好像來自星星的你 ? 
我也不是「賭民君西」(看不懂 ? 您。。。。要把握光陰,充實自己。)
應該說得直接一點,粗暴一點。是不是 ? 
1. 上海之於嘉定,相當於林口之於台北。
2. 林口是台北的衛星城市,嘉定是上海的衛星城市,目前有新的地鐵,新流入的居民,未來增值算有潛力。(有聽過上海「大虹橋計劃」嗎 ? 嘉定算是「大虹橋計劃」的輻射受益區。)
3. 信義的這兩塊建地,請大家注意---「連在一起」。連在一起的開發案在銷售時期有一些優勢。建商可以摀住地,像脫了一半的衣服,慢慢脫,慢慢賣。。。。越後面,賣得越貴。越貴,賣得越慢。越慢,賣得越後面。。。越後面。。。(頭暈了嗎 )
4. 這兩塊地,估計2015年建完。我們算3年分售,抓毛利(3)成,然後,計算挹注營收,推估ROE。
5.這個算法,我再來學習學習。之後跟大家分享。
6.結論:當然是Michael比較神。
                

ywen0713 發表於 2014-6-5 16:09  

dear my classmates:       
ywen真的很會鑽牛角尖。我道聽途說,四處打探,就連嘉定那個工地,都去繞了一圈。 
荒煙蔓草,黃沙滾滾。ywen除了曬得黑了一點,鼻屎的直徑變大了一點,對這個建案能挹注的利潤效益,還是摸不著頭緒。
ywen最近認識一頭狗。(氣質確實不錯)
托狗的福,我意外結識一位中國上市公司的地產副董(簡稱w董)
w董經營上海商業地產接近20年,是有經驗的老手。
我想著狗,想著信義,想著那塊地,突然靈機一動。
都說做股票,不能只看財務報表,只看數據。
如果從企業戰略佈局,來看信義的這個開發案,是不是更有意義 ? 
w董在上海商業地產經營近20年,如果能挖出他的想法,他的意見,他的心得,ywen對這個開發案的理解,是不是能得到啓發跟梳理 ? 
想通這點,我下定決心。
懷著忐忑的心情,約了w董跟w董的狗,在一場早餐約會中,得到難得的見解跟建議。
      
下面這段對話,就是今天早上的訪談結果:

ywen:w董,信義在嘉定拿了一塊地,建築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樓板價6140。我想估算這個建案的未來獲利,您能教我如何估算建造成本,管銷費用,投資回收速率嗎 ? w董:不用算。
ywen:啊 ? 
w董:跟你說了,不用算,沒有用。
ywen:啊 ? 這。。。(難道這些問題很蠢 ? 我一面想,一面抿了抿嘴唇。)
w董:投資審查會已經通過了,這些數據都是假設性的。
ywen:假。。。假設 ? 
w董:(點點頭)假設的,不可能很精準,不用看。看了也沒用。投資成本跟方案能不能落實,才是大問題。

ywen:能不能落。。。落實 ? 您的意思是不一定能照計劃進行 ? 
w董:(點點頭)信義太小。
ywen:太小 ? (我忍不住提高尾音。)
w董:太小。(他攏起雙臂,靠後坐直,一臉興味地看著我。)
w董:信義有三個缺陷
ywen:喔 ? 
w董:成本無法計算 (他竪起大拇指),投資回收時間無法控制(竪起食指),融資困難(竪起中指)。
ywen:什麼 ? (聽到這裡,我已經非常驚嚇了。)融資困難 ? 怎麼會呢 ? (我的聲調已經開始「必青」。)
w董:最近一年半,很多地產公司已經無法融資。綠地(中國著名建商之一)最近融不到款,你不知道嗎 ? 
ywen:不。知。道。(為了表達震驚,我刻意放慢語句。)
w董:國務院不支持地產公司融資。只有屬於版塊開發,有利都市重劃發展的央企地產(如保利),才有可能拿到貸款。
ywen:那。。。。
w董:信義是港資,屬於外資,更不可能拿到銀行融資。
ywen:喔。。(我顯得有點泄氣。)
w董:房地產開發有三個層面的能力,一是技術,二是資本,三是公關。信義是做二手房代銷,跨來做建商,它的戰略有問題。經驗不足,資本太小,公關不強,綜合實力只有60分。
ywen:會嗎 ? (我皺起眉頭),那塊地,難道沒有增值潛力 ? 
w董:潛力 ? (他微微一笑。)
w董:在中國開發地產,是無法囤地的。
ywen:不能嗎 ? (整場對話,我就像個無知的鄉民。)
w董:1年拿地,3年建造
。沒有完成,直接收回。
ywen:收回啊 ? (我的腦子里已經繞起星星。)
w董:嚴格講,那塊土地不會下跌,但是建造的無形成本,信義無法控制。它啊,應該在本業上有所突破。不是跑來跨行當建商。。。
ywen:嗯。。信義也許應該著力在跨國外行銷房產,幫助中國人把錢投資出去。。
w董:嗯。。你這想法不錯。信義應當在線上行銷做新開展,它方向不對。。。
ywen:您說的是。。。。

親愛的同學:           
ywen已經在這個問題上盡了力。
能不能投資信義,還是要您自己決定。
畢竟這只是一條狗的因緣,也只是w總的個人意見。

自由心證啊。。。自由心證。。



UNH:增加配息,又買回1/10庫藏股

mikeon88 發表於 2014-6-4 21:06  

[新浪财经讯 北京时间6月4日晚间消息] 美国最大商业医疗保险公司联合健康集团(UNH)周三宣布,其董事会已批准将季度股息上调34%,至每股37.5美分,新一期股息将于6月25日派发。
该公司还宣布,其董事会已批准增加回购1亿股股票。截至5月31日,该公司原有股票回购计划项下还剩余约6300万股股票的回购额度,在外流通普通股数约为10亿股。

增加配息,又要買回1/10股數的庫藏股,
難怪美股漲不完。



Josephchu0616 發表於 2014-6-5 08:56  

UNH也是我心中的痛之一。
當初看盈再表報酬率17%,股價54.6,
且有大量股票回購,
後來也看到Mike有買。

但我不知道這是什麼公司,
去翻了一下10k。
發現他的收入有90%以上來自premium,保費收入,
那不就是保險公司嗎 ?
照理説保險公司手上應該都是現金、債券和股票,
而他又大量回購,若PB>1(例:1.1),
那不就是用1.1倍的價錢買進現金、債券和股票 ? 
因此就先把UNH放一邊。

後來的發展,跟我想像不一樣。
得到下例心得,
不管是看財報或其他資料,必須先問自己幾個問題
1. 你想看什麼 ? cash flow、負債⋯⋯,還是什麼 ?
2. 看完之後做了什麼決策 ?
3. 這個決策會比按盈再表好嗎 ?

如果不會,就會像我賺到知識,但Mike賺到錢。


mikeon88 發表於 2014-6-5 09:01  

第一次知道UNH是2年前它被納入DOW成份股,
按了盈再表,
二話不說就買了。

一開始以為它是藥廠,
後來發現是保險公司,
同學告訴我它也有藥廠,
搞到現在仍然不知它是做什麼的 ?
雖然已賺了50%。


2014年6月4日 星期三

WDFC:除銹聖品

Josephchu0616 發表於 2014-6-4 10:24  

第一次看到WD-40是服兵役時,
裝檢時看到軍械士拿出來用,
好奇的問他這是幹甚麼用的,
他很神祕的告訴我是除銹聖品。 
實日後也鮮少看到,
但是大部分的人都知道WD-40這玩意兒。

雖然沒有任何報告指出WDFC的市佔率,
但感覺上他在這市場就是個壟斷級的公司,
目前銷售觸角超過160個國家,
本益比都27倍市值也只有16億美金的公司。 
2013年淨利約4千萬美金,
如果用台股來看其實也不小。 

WDFC雖然努力發展或併購其他同質產品,
但WD-40仍是最主力商品,
屬於一支產品闖天下的公司。

http://zh.wikipedia.org/wiki/WD-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