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31日 星期三

營建業營收的認列

From: sandytaiwan
發表於 2011-8-31 12:34

我只是有一個簡單的疑問,
一般行業在製品是當成存貨,在營建業是當成營收,
那如果一家建商拼命蓋房子,但萬一房子賣不出去,可是帳上都當成業績認列...
可能會有一段很長的空窗期,讓外界勿以為業績很好,其實.....


From: Tony
發表於 2011-8-31 20:19

我很久沒唸中會了,就用我那 不靈光的腦袋,回答看看 ^^ 有錯 再指教
不是當營收,是你不了解會計原則

一、銷貨收入認列時點,可分為
1.生產完成時,即馬上認列 (如石油、黃金 等等等 因有明確市場、確定一定賣得出 才可用此法)
2.普通銷貨法,銷售時 (普通銷貨 通當這類產品生產時間在一個營業週期以內)
3.在建工程 (完工百分比法、全部完工法 通當這類產品生產時間需要數個營業週期才得以完成 )

二、 收入減成本 = 利潤或損失
如果 市場價格比成本低 ,以此三法來看
1.生產完成時,即馬上認列「損失」
2.普通銷貨法 在出售時才認列「損失」
3. 在建工程 (依完工比例認列 「損失」或 全部完工時 認列 「損失」)

這樣您了解了嗎?
我是故意講「損失」為例子
因為散戶只愛看到利潤不愛看損失
孰不知 收入-成本 的結果並不是只有利潤
所以請大家別逃避了
看到一家公司的財報賺錢
那一定要去看看怎樣反過來會賠錢
所以並不是營建業就一定穩賺

也不是營建業特別用不一樣的會計原則
而是依產品的特性來分類
不然有的大型建案一建5年
如不用完工百分比法或全部完工法 ,而是用「普通銷貨法」的話
前4年完全沒有任何「收入」及 「利潤」股東受得了嗎?

另外,如在第 5年完工時 才一次認列收入及利潤 也不太合理
畢竟, 第5年 產生的「收入」及「利益」
應該前4年也要平均分配吧,因為工程是連蓋5年才完工
怎可將4年來的功勞, 讓第5年全數認列??

例子 (普通銷貨法)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收入      0        0             0         0           100
成本    10      10           10       10             10
利潤   -10     -10          -10     -10            90

這樣不是給公司管理皆層操縱損益的機會
只要公司提前一年或延後一年 完工
損益的變化就會很大
這樣對身為小股東的我們非常不利
所以 營建業才不用「普通銷貨法」而是用「完工百分比法」或「全部完工法 」

如每年完工百分之20,採「完工百分比法」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收入      20        20         20          20          20
成本      10        10         10          10          10
利潤      10        10         10          10          10

這樣不是合理多了???


From: Tony
發表於 2011-9-1 07:47

我舉的例子在會計上有地方是不太對 的
只是為了讓對會計沒什麼基礎的人建立些觀念,不得已這樣說

其實在建工程投入成本時( 以完工百分比法)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會 借:在建工程     10       10         10        10        10
     貸:各項費用     10       10         10        10        10

年底 認利益時
借:在建工程          10        10         10        10       10
貸:工程利益          10        10         10        10       10

第五年底時
借:現 金 100
在建工程 100

重點不在營收是在「 損益 」
因為 每年年底 在建工程 ----> 列存貨
工程損益------> 列損益表

上述也是個不完美的例子
只是希望大家能看得懂

有人會說,如果到第3年時 房地產不景氣可能會有損失時
在建工程----> 列存貨-----> 每年年底會作「資產減損測試」
如有損失會提列資產減損的

而 如在第三年即預期第5年完工時,累計是淨損失時
會在第三年就認列損失

其實所有的營建業都用一樣的會計原則
不會有什麼吃不吃虧的問題
重點還是要找出該產業的龍頭股
用mikeon教的就對了 ^^

如果有人想聽全部完工法 ,之後我再講 ^^
另外,別問我金融業的會計,我不會喔 ^^

2011年8月30日 星期二

期貨菜鳥的自白

From: rainfox2k3
發表於 2011-8-31 08:51

我應該算是期貨超級嫩手。
不過當時來上mike的課時,有同學跟我討論過「長期贏家」王國書醫生的blog
現在也還在mike的網頁上會找得到。
他應該是我看這2年來真的賺很多的人。

去年12月因為認為股票操作上得考慮是否有主力操作跟倒貨的情況
所以操作股票起來感覺上績效並不好
那時候剛好同學有做期貨所以再買了幾本書就下去操作。

操作期貨前看完mike的書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是今年1月的事。
做期貨會想要大量閱讀技術分析的書籍,所以閱讀是一件很累的事

期貨操作一段時間 會發現「盤感」很重要..其實就是猜感拉。
但是mike說得好買進猜對7成賣出7成
0.7x0.7=0.49 你還是只猜對近贏一半

有人說先玩期貨之後對於大盤可以比較好認識
這點大概是我把期貨戒掉之後的收穫

以往操作股票都只注意單一個股,對於全盤的考慮因素並不完整,
但是期貨因為是看大盤所以你得考慮三大法人的持有水位與最近的利多利空消息,還有國外的股市走向
也就是總體經濟面

當時期貨投入金額不高,我以10萬進場操作,多空都有以小台為主。
學習的目標是: 年底前不賠光這筆錢就好。
到8月時光是頻繁交易的稅與手續費已經占了1萬初

最慘的時候賠到剩下3萬5
還好後來從8,000出頭急殺的那段讓我資金水位回到8萬8
後來到6萬5出金全數出場。

6個月從10萬賠到到3萬5
但是從3萬5賺回8萬卻只花不到一個星期
這或許就是期貨的魅力吧
其中盡量3口操作1口的方式進行

但是 !
我的工作是可以長時間釘盤(事實證明沒有幫助)
一個月休假13天也可以看盤。也跟績效無關
得到的是看盤的日子早餐都匆匆吃完
8:45坐在電腦前,一直過了中午到13:45收盤後才去吃中餐

快樂嗎 ?
難道人生就一輩子要坐在椅子上天天看
(當你有倉在裡面時自然就會在意)
隨著金額越大越在意
若是遇到美股大跌500點,留多倉可能從半夜就開始擔心
醒來第一時間看美股
身體的健康與壓力長期下來一定有影響

期貨做空的確很方便
但無法做長期的空單,下遠月的又不划算(價位上通常又比較低)

因為今年3月的買入中華電信反而賺到18%以上的帳面獲利(含配息)
所已決定去上課
持有好公司,但在正確的價位買進
再來是放大分母 才是獲利的好方法
讓我想起mike的書
想想賠的都不只6,000了
於是來上mike的課 !
上完mike的課後
我的動作是期貨全數出清

買了一台小單眼相機 GF1+20mm/1.7
開始閱讀攝影書籍
開始運動
開始享受一頓悠哉的早餐
時間多很多,可以閱讀聽音樂

上完課後的動作 8/20上完的
我看盈再表購入力成1張 66.6
時間很多可以花在美好的事情上

期貨操作或許問看看王醫師可能會比較有答案吧。
以上是期貨半年菜鳥的自白

TA桑:多彩多姿的人生

台北同學會邀請到TA桑來演講
TA桑的一生非常精彩,
東征、北伐、剿匪、抗戰...無役不與
海軍官校畢業,又出國深造
學得寫程式的好本領
TA桑是我見過最資深會寫程式的人
在還沒有PC的年代他就摸過電腦了

TA桑更專精技術分析
有一次同學在爭論技術指標應設定為多少才有效時
他立馬把各式指標代入不同參數,
完整模擬給我們這些後輩看
當時著實嚇了我一大跳,
原來真正不世出的高手
正是這位橋上丟履的老先生

TA桑平常含貽弄孫、環遊世界
每次看他在各地遊歷的照片
都讓我好生羨慕
希望我的一生也能跟TA桑一樣多彩多姿

參閱:TA回憶錄:不悔


2011年8月29日 星期一

有一賤招可以讓多數巴菲特班同學有興趣找您開戶

From: CHI
發表於 2011-8-30 08:24

1.巴菲特班的同學從未開戶的人應該不多?
所以您並非開發新開戶市場,
而是開發另開新戶,
此時,您的誘因將會非常重要...
折扣優惠是其一,
但參考市場最低行情,
您的折扣似乎並無太大吸引力...

2.很多營業員以提供資訊(明牌)為號召,
偏偏巴菲特班的專長就是自己找明牌...
所以這點也不適合...

3.其實巴菲特班的理念是與您的行業相衝突的
因為,巴菲特班主張不讓券商營業員賺太多...
六年才買賣一次中碳,我要是營業員的話,
我才不找Michael 開戶哩!
靠他,我會餓死...
真要找Michael開戶的話,
我的目的鐵定不是要賺他的手續費...

4.抱歉!只是個人看法,希望不會讓您覺得不舒服...

5.倒是建議您設法跟公司用專案申請更低的折扣(比照市場最低行情)
開發客層鎖定市場上最多數的技術分析的學生(多為新手)
因其交易成本較高(頻繁交易)
渴望明牌...
等他資產差不多腰斬時,
您再以救世主之姿現身,
推薦他過來上巴菲特班囉!
一來顧客會更感謝你,二來您也是功德一件...

6.我有一招賤招可以讓多數巴菲特班同學有興趣找您開戶...
怕被Michael唸...
就不說了...

和泰車(2207)應收及固資是淨利的好幾倍

From: zaxcrow
Sent: Monday, August 29, 2011 1:30 AM

之前以俗價買了和泰車,到目前為止都還算滿意的績效,
但有件事我一直很在意,就是他的金流表裡,
應收帳款及固定資產購置的金額是他稅後淨利的好幾倍,
最後都是靠短期借款來產生正的期末現金流量。
這樣他還算可以長放的好股票嗎 ?

我是否要逢高賣出 ??


From: mikeon
發表於 2011-8-29 08:29

和泰車一直都這樣,
想賣股票的藉口 ?

只要 低盈再率+高配息,
財報就不會有問題
http://mikeon88.blogspot.com/2009/01/blog-post.html
財務分析指標多半沒用 



From: trewqasdfg 
發表於 2011-8-30 06:24

和泰車的銷售對象不是一般消費者,而是經銷商
八大經銷商大多由地方財力雄厚的仕紳成立
(花東除外,已由和泰自行設立子公司直營)
合作多年,
且toyota品牌實力雄厚,車子沒有賣不出去的問題,
淡旺季也都有產能、庫存的調整

除非日後toyota發生了本質上的惡劣改變,讓消費者完全不買,
這樣經銷商才會有可能倒帳

且如mike所說,和泰車一直如此,
一直都對「客戶」(經銷商)有類似的放帳狀況(應收帳款)
實不需擔憂。

講了這麼多,只能說光是「低盈再率+高配息」
就能直接、快速解決很多疑惑

2011年8月28日 星期日

誠實,懂得居高思危的老闆

誠實,懂得居高思危的老闆
應該給他加分


憂二衰 華固董座:購地趨謹慎

2011-08-22 工商時報
【記者蔡惠芳/台北報導】

 最近全球憂心二次衰退的信心危機出現,第4季台股走勢不妙,台灣經濟成長率也面臨下修變數。向來有營建股模範生之稱的華固董事長鍾榮昌首度透露,因應眼前各種變局,華固將適時調整購地策略,不再高價追買土地,轉趨鎖定高抗跌的地區,購地策略改為謹慎保守。
 鍾榮昌表示,近期台股的跌勢,跌破大家的眼鏡,光是營建股自8月以來,就已跌掉16%、出現超跌現象。但是,可以觀察到的是,具有房市景氣指標地位的台北市和新北市房價,並未出現普遍性下滑,預期鎖定首次購屋族群的房市,仍不致於受到衝擊,總價1,000萬元左右房子還是房市的主力。
 不過,鍾榮昌表示,國內房市、股市原本連動性相當高,股市是先行指標,房市則會反應到股市的信心。最近,受全球股災衝擊,台股表現疲弱不振,勢必衝擊到房市,進而產生觀望氣氛,這也形成第4季房市所面臨的一大變數。
 另一個觀察的房市榮枯先行指標,除了選舉相關政策,就是要看台灣的出口表現。
 鍾榮昌表示,台灣高度仰賴外貿出口,大陸則是世界工廠,如果美債和歐債危機擴大、影響美國和歐盟經濟體的消費意願,那麼台灣出口、中國大陸貿易都不能倖免於外。
 華固面對國內外財經環境的瞬息萬變,已作好萬全因應和準備。
 鍾榮昌透露,「華固的土地存量相當穩定,都集中在台北市和新北市,目前有近600億元;不過,最近國內外經濟局勢出現變數,將會影響我們未來土地取得策略。」
 鍾榮昌坦言,如果全球股市和美債、歐債問題持續惡化,華固將不會再高價買土地,收購土地將轉趨謹慎;即使要買,也一定買超A級抗跌地段,且規模不會太大。
 同時,鍾榮昌也開始擔心,農曆鬼月後建築業界大量推案,是否可能帶來另一波大量供給,進而壓低房價上衝的力道。
 今年華固營收被法人估計將略低於去年98億元,但獲利能力將持續提高、EPS可望維持2010年高水準,有機會挑戰第5年賺進1個股本的紀錄,華固上半年EPS已達6元。
 華固去年推案量高達200億元,不但已全部完銷,奠定今、明年貢獻業績基礎;甚至,剛好因為去年下半年到現在,手中未規劃推出新案,反而幸運避開政策打房的衝擊

2011年8月25日 星期四

炯傑桑:投資心得分享

本次高雄同學會邀請炯傑桑來分享他的投資心得
炯傑桑曾是投信業優秀同仁
精通各種金融商品
他的操作手法靈活
對總體經濟與產業基本面也有深入研究
是我平常喜歡聊一聊的人

2008年同學會炯傑桑曾來台北演講
講完之後一堆同學圍著他猛問問題
3年後再次請到他在高雄
想必有更多的東西可以分享

巴菲特投資美國銀行(BAC)50億美元特別股


巴菲特買的是特別股,又有5%溢價買回該股票的承諾
這比較像是買公司債
只要確定該公司不會倒即可投資


巴菲特將投資美國銀行50億美元 美國銀行股價大漲20%
鉅亨網編譯郭照青
綜合外電  2011-08-25 22:14 

巴菲特旗下的波克夏海瑟威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將投資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50億美元,以金融危機期間支撐高盛銀行的方式,支撐美國銀行。

巴菲特旗下的波克夏海瑟威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將投資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50億美元,以金融危機期間支撐高盛銀行的方式,支撐美國銀行。

消息傳出後,美國銀行股價大漲20%。

美國銀行在周四發布的聲明中說,美國銀行將出售5萬股永續累積特別股予波克夏海瑟威公司,年度股利6%。美國銀行可用支付巴菲特5%溢價的方式,隨時買回該股票。

投資人近來重創了美國銀行股價,因為擔憂該美國最大銀行仍持有數十億美元問題抵押貸款。

近幾周,投資人大賣美國銀行股票,因擔憂該銀行可能需要籌資--有分析師估計達500億美元--以應付虧損,並符合新的資本額規定。

8月,美國銀行股價大跌約三分之一,今年以來,更下跌了50%。

一位美國銀行發言人說,巴菲特本周打電話予美國銀行執行長Brian Moynihan,提出這項投資。該發言人並指出這項交易,協商及完成僅花了二三天時間。

2011年8月18日 星期四

我仍然擔心...2Q12

From: mikeon
發表於 2011-8-19 06:21

主計處最新GDP年增率預估
2011年(f) 4.8
Ⅰ(r) 6.2
Ⅱ(p) 5.0
Ⅲ(f) 3.5
Ⅳ(f) 4.7

2012年(f) 4.6
Ⅰ(f) 4.0
Ⅱ(f) 3.8
Ⅲ(f) 5.2
Ⅳ(f) 5.3


From: alpha0215
發表於 2011-8-19 07:35

Mike
這是行政院主計處公佈的GDP預測資料嗎 (for 2012) ?
照此數字 應該就沒有Mike所擔憂的2012 GDP會比2011低的問題了,對嗎?


From: mikeon
發表於 2011-8-19 08:07

疑也 ! 我仍然擔心...2Q12
主計處估明(2012)年GDP年增率4.6%只比今年4.8%低一點
顯然是樂觀的預估
一旦未來往下修正
2Q12或明年上半年可能會出現比今年3Q更低的數字

不論如何
http://mikeon88.blogspot.com/2011/08/blog-post_08.html
何時把持股加到滿手 ?
分類:大盤
2011/08/09 08:23

From: 顏呈機
Sent: Tuesday, August 09, 2011 7:44 AM

Dear Michael 桑:
看來股災是無可避免的,
而持股比例也乖乖地控制在30%以下
在上課時最想要知道Michael如何把持股加到滿手
因為恐慌的時候,股價常常會低於便宜價許多
我在2008年那一次也預料到高點的出現,
卻在6,300點把「盤纏」用盡
請問Michael有比較好的方法嗎 ?


From: mikeon
發表於 2011-8-9 07:59

我判斷大盤的方法只有兩招
1. GDP
2. 按盈再表

按盈再表發現遍地黃金時,才會大買
不然持股宜維持在1/3,或頂多 5成

所謂遍地黃金是指大部份股票的預期報酬率超過20%時
而大部份股票可用入圍名單或各產業的龍頭股來代表

2011年8月16日 星期二

Kevin桑:網路創業,關鍵字行銷

Kevin桑是電信公司的優秀同仁
擅長網路創業,關鍵字行銷
本次台中同學會特地情商他來演講
對於人生規劃有不同想法的同學
將可得到很大幫助

看Kevin桑的部落格內容五花八門
凱紹的上班族日誌
他的人生一定是多采多姿
他的演講肯定是十分有趣
不要錯過了

許桑:看似不起眼的潛力股

非常榮幸本次台中同學邀請到許桑來演講
分享他的投資經驗

許桑是金融業資深的前輩
投資績效十分傑出
很多持股都賺了好幾倍

許桑最厲害的是眼光獨到
一些看似不起眼的低價潛力股都被他挖掘出來
之前他曾把看好的持股一一分析給我聽
當時我不太能意會
事後卻屢屢證明股價大漲,
不得不令人折服

這次同學會一定要把他選股的秘密好好挖出來

2011年8月15日 星期一

2Q11波克夏新增二檔股票 DG 和 VRSK

2Q11波克夏新增二檔股票 DG 和 VRSK


可能是梳子買的
其中VRSK還是一家買回庫藏股買到淨值為負的公司



http://www.cnbc.com/id/44150502

Buffett's Berkshire Adds Dollar General Stake, But Warren Probably Didn't Do the Buying
Published: Monday, 15 Aug 2011 | 5:16 PM ET Text Size By: Alex Crippen
Executive Producer

Warren Buffett's Berkshire Hathaway added a new stake in Dollar General [DG 32.19 0.53 (+1.67%) ] during the second quarter.

At just $48 million, however, the relatively small size of the 1.5 million share stake (as of June 30) indicates Buffett himself did not pull the 'buy' trigger.

He has said his stock moves are usually a billion dollars or more.

Berkshire's new portfolio manager Todd Combs may have made the decision.

Berkshire's just-released snapshot of its U.S. common stock portfolio also lists 2.1 million shares of Verisk Analytics [VRSK 32.21 -0.01 (-0.03%) ] that weren't included in Berkshire's Q1 filing. That's 1.3 percent of Verisk's outstanding shares.

But what looks like a new stake in the New Jersey-based risk assessment company isn't new at all.

When Verisk went public in October of 2009, Berkshire already had an ownership stake that was not sold in the IPO. (Several other insurance company co-owners did sell their shares at that time.)

That stake has been in the form of Class B shares that don't trade publicly. As a result, they have not been included in previous 13-F filings, because only positions in publicly-traded stocks have to be disclosed.

According to the Verisk's web site, however, a chunk of Class B shares were converted in April to Class A shares. The A shares do trade publicly on the Nasdaq, and so we're only now seeing the $68 million position included in Berkshire's filing. (Thanks to the Rational Walk's tweeter for pointing this out.)

Other changes listed in Berkshire's latest 13-F filed with the SEC:

Berkshire's MasterCard [MA 335.00 6.93 (+2.11%) ] stake increased between March 31 and June 30 by 189,000 shares to 405,000 shares. That's an increase of 88 percent. The increased stake is worth $136 million at today's close, also an indication that it wasn't a Buffett decision. (Again, Todd Combs is my best guess.)

Berkshire's massive Wells Fargo [WFC 25.02 0.89 (+3.69%) ] stake edged 3 percent higher with the addition of 9.7 million shares. Its 352.3 million share stake is valued at $8.8 billion at today's close.

Tonight's 13-F also reveals a 5 percent decrease in Berkshire's holdings of Kraft Foods [KFT 34.68 0.28 (+0.81%) ], bringing that stake down by 5.7 million shares to 99.5 million. It's worth $3.4 billion tonight.
Finally, for the second consecutive quarter, Berkshire's filing says that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has been omitted" and provided separately to the SEC. That could be a sign of a major move in the works that Buffett doesn't want revealed until he's done, to ward off copycat buyers or sellers

2011年8月14日 星期日

台蠟(1742)被業外拖累


From: legend1977 
發表於 2011-8-14 21:05

看到這間每年大約配兩塊現金的公司
竟然連續兩年配不太出現金,心中難免有點毛毛的
尤其去年在常利創新高的同時,今年竟然也只意思意思發0.2元的現金

過去十年和本業相關的固定資產項目大約穩定維持在三億左右沒有太大變動
可是長期投資項目卻從五年前接近零到如今接近三億
讓我不禁好奇倒底這間公司在投資些什麼

原來它投資的項目可多的很
最主要去年Q4一口氣花一億兩千多萬買下陽明山天籟大飯店14.78%的股份
難怪賺了兩億只發得出0.2元

其它零零總總的投資項目有建設開發公司,有電子科技公司,有LED,有太陽能
業外多其實不一定不好,只要能穩定貢獻獲利,也可以視為常利的一部份

不過總結起來這些業外公司去年總共賠了近五千萬
其中以致恩科技取得成本約四千萬,帳面價值剩三百萬最離譜
過去五年業外表現也只有一年(98年)有為公司帶來獲利
投資天籟之後會不會有所不同呢?

一樣的,我不懂預測,也不想預測,故事還沒演完,看下去就是了

看看去年創新高破兩億的常利可以被業外拖累成這個樣子
再看看今年第一季比腰斬還低的獲利表現....
萬一業外不能帶來正向助益的話,
股東權益因保留盈餘而上升,EPS因獲利衰退而下滑
結果就是ROE會大幅下滑
股價表現可想而知

我是覺得與其保留盈餘去作這種賺不到錢的業外
不如把錢發出來才是對得起股東

華立可以搞定這些麻煩事,就是他的護城河

From: MickyLiu
發表於 2011-8-13 02:03

我來說說自己的經驗與看法
1. 我2009年的時候有分兩次買進 35.5 與22.05,
2010年Q1 43.5元出脫(當時盈再表顯示"貴了"),這還不計股息
我現在也有買一些些,等更跌的時候分批加碼

2. james50899同學有提到 : 從四月起連續到七月皆營收下滑,庫存去化問題較大...
華立代理的供應商包括奇異GE、住友集團、JSR、日本製鋼,
而客戶從台積電到鴻海等等,
人家台積電都說下半年不好....怎麼可能營收會好起來
況且代理商非製造商,此次如果客戶PSI下修,備料也會跟著下修,
當然代理商跟原廠也不用拉那麼多料,也不用拉那麼多庫存進來,
所以這點我較不擔心

3. 好學生特質 : 華立除了很多產品化,屬於多角化經營外
在半導體業或很多電子業使用的材料上有獨佔代理的優勢,就是代理這些所謂王牌材料...
在電子業待過的可能都知道,有些材料還真的不好給他取代,華立剛好就會拿到這些材料的代理權

代理商好做嗎? 其實難度很高
第一要應付原廠的壓力 (有沒有去推材料??)
第二要應付客戶的龜毛 (材料到底能不能用??)
第三要跟採購斡旋報價,(別家廠商都報這麼便宜...你們家材料太貴啦~~)
第四要與客戶、原廠確認拉料的時程是否會delay,(我這個月要一噸的量, 你還給我只來500公升??)
第五要應付客戶的急拉料急殺料 (ㄟ... 我們有急單, 快點送料來吧.....或是 抱歉齁...景氣下修, 我這個月不要那麼多料進來啦~~)
第六要與品質單位確認相關品質文件與入料檢的問題 (符不符合歐盟的Rohs阿?? 這次出貨品質怎麼搞的??你給我來處理!!)
第七還要應付每季的cost down....等等

總歸一句話,就是原廠不想麻煩的,就交給代理商做,
客戶不想跟原廠直接要求的, 就叫代理商去做

----- >我認為華立可以搞定這些麻煩事,把客戶與原廠都服侍的很好,這就是他的護城河, 他的優勢

之前Mike也有說過公司競爭力與風險在哪 ?「並不是單一原因造成的,外人,即便是產業分析師,很難探就其真正原因。」
所以只要看得出結果就好

2011年8月13日 星期六

當同學強力在質疑GDP理論不準時,通常就是大盤的高點(或低點)

From: mikeon
發表於 2011-8-12 20:28

我的經驗是這樣
當同學強力在質疑GDP理論不準時
通常就是大盤的高點(或低點)
這次又應驗了

所以我很重視同學率直的反應
Skyalso桑,謝啦

換一個讓人可執行到底的說法

From: mikeon
發表於 2011-8-13 22:23

最近在跟宥聰桑聊天的時候
他總會稱讚我兩句
說我在9,000點被同學強力質疑GDP理論不準時
仍不改其志,立場堅定

唯一的改變只是從「GDP低點才是買點」
改成「1/3加減碼原則」控制好持股比例,
這項修正漫畫家EZ桑也問過我
我的解釋是
這純粹只是換一個比較合乎人性,讓人可執行到底的說法
讓那些剛剛在練神功的初學者得以堅持下去

最近股票大跌,在討論區看很多同學紛紛表示,
「還好當時有聽Mike的話,持股僅有1/3」
因為我的辦法救了很多同學,免於被大量套在高點

誠可謂苦心孤詣
奈何有些同學看不出來

預測通常不準

From: mikeon
發表於 2011-8-13 20:42

預測通常不準
這是身為研究員的我早就知道的事
李建德(Legend)同學又用相關係數再次去證明這個基本常識

如果主計處的預估是0.99高度準確的話
反然會讓我不敢相信它所發佈的數字
世上最精準的官方預測大概只有北韓才有
美國對GDP的預測會不會比較準,我實在懷疑
因在外資時看過國外研究報告的預測,一樣不準

預估GDP為何會不準,
因為它跟氣象一樣是動態的,隨時在變
預估隨時在變的東西需要修正這是很正常的
不知同學為何不能諒解

李建德想找一個很篤定的預測,
而且是大半年前就提出來的預測
是不存在的

以上應該是大家的基本共識,
李建德同學竟未具備
還要我再重申一遍,
真的讓人無言

相關係數

From: legend1977
Sent: 2011-8-13 18:04

即使數字正確,GDP數字本身和大盤起伏本身就只有中度相關


From: mikeon
發表於 2011-8-13 19:41

1. GDP理論是說,「GDP YoY 跟指數同步到頂或觸底」
亦即最高點與最低點會一致,
至於兩點之間,指數如何漲跌則不一定

GDP理論並未指,GDP YoY跟指數亦步亦趨
亦步亦趨才是高度相關,
所以 李建德(Legend)同學去算它們的相關係數,
不知是想推翻什麼 ?

2. 李建德算出來GDP YoY 與指數的相關係數僅0.506,中度相關
就算是中度相關,請問到底要不要遵守GDP理論呢 ?

若是有時候要遵守,有時不用,因僅中度相關
那請問何時要 ? 何時不用呢 ?

若都要遵守,請問僅中度相關為何每次都要遵守 ?

3.我建議評估兩個東西關係大不大,畫個圖來看比較直觀
而不是去算相關係數
尤其GDP是季資料,指數是月資料,二者一起去算相關係數是有問題的
因為指數相提前GDP一季出現,可能是單位大小不一的結果,
而不是不相關
可是在統計上卻被認為相關度降低

同學畫出來的圖一看就知道它們很相關
算出來的相關係數卻只有0.506,
不去檢討數字及研究方法
怎麼會反過來否定眼睛所看到的 ?
奇了


同學應該知道我是念統計的

2011年8月8日 星期一

何時把持股加到滿手 ?

From: 顏呈機
Sent: Tuesday, August 09, 2011 7:44 AM

Dear Michael 桑:
看來股災是無可避免的,
而持股比例也乖乖地控制在30%以下
在上課時最想要知道Michael如何把持股加到滿手
因為恐慌的時候,股價常常會低於便宜價許多

我在2008年那一次也預料到高點的出現,
卻在6,300點把「盤纏」用盡
請問Michael有比較好的方法嗎 ?


From: mikeon
發表於 2011-8-9 07:59

我判斷大盤的方法只有兩招
1. GDP
2. 按盈再表

按盈再表發現遍地黃金時,才會大買
不然持股宜維持在1/3,或頂多 5成

所謂遍地黃金是指大部份股票的預期報酬率超過20%時
而大部份股票可用入圍名單或各產業的龍頭股來代表

2011年8月4日 星期四

工程師白手起家 年領逾八十五萬元股息














許桑是2007年10月巴菲特班傑出校友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v1/content.aspx?a=W20110801265

當了二、三十年資訊工程師,近四十歲才認真做退休理財規畫的許正文,是家中唯一經濟來源,曾買錯房子、不當理財,現在靠著持續買入高現金殖利率概念股,累積了上千萬元的退休金。

我也想現在退休輕鬆過生活,但總是想說再等八年,孩子們大學畢業再說??。﹂今年五十二歲、目前為資訊工程師的許正文︵化名︶打趣地說。

他,與許多為人父母的心態一樣,總覺得要拉拔孩子完成學業、投入職場後,才能真正鬆口氣,正式退休,但事實上,透過累積高現金殖利率股票的理財觀念,現在每年股票股息至少就能坐領八十五萬元的他,的確已達到能享受沒有經濟壓力的退休生活。究竟,白手起家的許正文是如何做到的?

一心購屋收租 忽略財務計算

其實,投資理財路上,許正文和大多數的人一樣,不論在買房、買保單、買股票,都曾因不得要領與方法吃過不少虧,直到人生在接近四十歲的時候,才開始認真規畫退休金的議題。

從一九八三年就擔任資訊工程師的許正文,投入職場第九年,就興起了買房子的念頭,當時對股票投資尚未開竅的他,選擇先買房子存錢,但他買的並不是保值性佳的區塊,反而是﹁山高水遠﹂的深坑路段,﹁那時我想買新大樓,但市區的買不起,覺得深坑那裡環境不錯,沒有多想就買下。﹂

二○○○年時,四十一歲的許正文想再買一戶房子用來收租,作為退休收入的一部分。他回憶,當時適逢﹁林肯大郡﹂房屋倒塌事件的影響,有好一陣子山坡地的房市價格下跌,也確實讓他撿到房價的便宜,但在購屋之前完全忽略了財務計算,簽約不久,就發現兩戶房屋的貸款壓力已嚴重影響生活。

﹁當時兩間房子的貸款一度每月高達六萬多元,幾乎就花光我每個月的薪水,頭寸軋得我喘不過氣來!﹂歷經幾個月的掙扎,許正文深知投資的資金不能全部壓在房地產上,當下決定短時間忍痛賠售深坑的房子。「沒想到,八年前辛苦買下的三十九坪、總價五四六萬元的房子,在二○○○年賣出時,只值四百多萬元!」

他事後檢討:﹁既然是急售,可以想見價錢一定賣不好!﹂所幸,當時許正文另購於文山區總價八、九百萬元的新大樓,至今房價已增值近一倍,約一千六至一千八百萬元,算是「換對增值屋」了。但有了這次購屋經驗,許正文覺得自己還是利用變現性高的投資理財工具,做退休理財規畫比較適合。

但有趣的是,雖然許正文的股市投資資歷從二十幾歲就開始了,但認真鑽研股市,並在台股攢下還房貸與退休金的錢,卻是近十年的事。但在電子股輝煌的年代,許正文曾經靠著持有仁寶、廣達等個股大賺一波,也曾經歷過投資展茂、德寶(均已下市)等,最後股票變壁紙的慘痛經驗。

痛定思痛 悟出上班族致富關鍵

○二年開始,許正文在勤還房貸之餘,年逾四十歲的他,也開始想盡辦法存出「東山再起的第一桶金」,在接下來四、五年內,他努力存款、勤耕投資知識,存款加上投資收益,及曾在服務二十年公司所辦理的優退金三百萬元,已累積逾六百萬元財富。

其間,他勤讀股市相關書籍不下二十本,其中對他幫助最大的,是由劉順仁所寫的︽財報就像一本故事書︾,以及投資大師呂宗耀所著的︽投資者的修煉︾;許正文笑著說,前者提升他閱讀財報的功力,後者強化了他選股的投資邏輯。另外,也正因如此,讓他開始以長線投資的心態,在低檔時大量布局高爾夫球頭製造商復盛,以及窗簾大廠億豐等獲利穩健的傳產公司,檔檔獲利都在八成至一倍左右,戰果頗為豐厚。

﹁拚了大半輩子,雖然年過四十後,我的年薪不過一百二十萬元左右,但依舊能在十餘年後的今天,累積到千萬元的退休金,還能每年固定領個八十到一百萬元的股息收益,憑藉著就是我單純與有耐心的投資策略與執行力。﹂曾經換過三個工作的許正文笑著說,自己平日工作很忙,沒辦法天天看盤,多年投資的心得下來,覺得股神巴菲特式的投資概念,最能幫助他在股市賺到錢。

因此,○五年當他在書店翻閱到由洪瑞泰所著的︽巴菲特選股魔法書︾後,就成了影響他長線投資的重要著作,甚至還打電話報名相關投資課程。﹁我的投資理財觀念逐漸改變,除了落實『每月收入減掉儲蓄等於支出』的原則,也決定把錢『存』在現金殖利率八%以上的股票,開始把這幾年累積的近千萬元財富,大量轉進高殖利率股票。﹂許正文回憶自己的關鍵轉變。

眼光放長加強專業 才能達到獲利目標

在選股與布局邏輯上,許正文一共有六個條件,首先具有競爭力,且產業市場需求持續性強;其次就是現金殖利率五至八%的公司;再來就是近年平均ROE︵股東權益報酬率︶要大於一五%至二○%,且毛利率最好大於二五%。

第四,是公司過去四年「盈餘再投資比率(衡量資本支出占盈餘的比率,固定資產和長期投資部位較四年前的差額,除以過去四年的累積盈餘)」必須小於八○%,「最好能小於四○%」;第五,則是選擇扣抵稅率高,最好在一五%以上;最後,就是不要買貴股票,可以靜待本益比在十至十二倍以下再介入。

綜觀許正文目前的核心持股,包括台化、台蠟、儒鴻、台積電、台灣大、佳能、信義房屋等,都具備類似的特質,其中多檔股票長達五年以上;至於幫小孩存教育基金的股票則有中華電、統一超、中鋼、佳格等,長線持有報酬率都至少逾八成。

但所有股票許正文也並非只進不出,當他發現該公司連續二年的ROE小於一五%時,他就會調節該檔股票,又或者當本益比超過二十至二十五倍後,就會在高檔調節波段操作的持股,長線持股則維持不變。

﹁我的退休理財方法,看似簡單,但真要長線持有,確實執行,其實並不容易。﹂許正文笑著說,長期布局這些高現金殖利率概念股,須有長期面對多空循環,與低檔加碼的執行力,若一味追求﹁立竿見影﹂的投資績效,對投資專業有待加強的投資人來說,想累積優渥的退休金並不容易,要把投資眼光放長,才有機會達到獲利目標。

2011年8月1日 星期一

越空越低比追高更危險

From: jet1029
發表於 2011-8-2 09:21 

放空最多只能賺一倍 ?
我有一個小疑問
假設我60元放空益通,
30元回補把賺的錢拿出來再放空一次,
假設他這次跌到15元,

那第一次賺50%,第二次還是賺50%,
這樣兩次不就1.5x1.5=2.25,獲利率有125%了嗎 ?
......
不知道這樣子說有錯嗎 ?


From: mikeon
發表於 2011-8-2 10:27

賺了錢之後又去買更多或空更多
這樣只要最後一把稍有閃失
就前功盡棄

越空越低比追高更危險
因為作多最多賠掉本金
作空被軋可會賠好幾倍


From: mishimapaper
發表於 2011-8-2 10:52

如果真想做空的話 (例如遇到08年520之後的馬上好),
去買認售權證或是熊證等這種權證之類的商品
來取代融券不知道這樣會不會比較好?


From: mikeon
發表於 2011-8-2 11:10
 
你好像不知權證7%就斷頭 ?
你好像不知股價即便是大跌,過程中也會反彈 ?

松哥:老古板的傳統建築之旅

認識松哥好幾年了,2007年10月到現在
雖然每隔2年才見到他來跟我買書或回鍋
但總覺得他是一位斯文、安靜的歐吉桑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部落格
老古板的傳統建築之旅
盡拍一些老房子的斗拱
喜歡老屋就算了,更專注在斗柱、門環等細微處


原先不能體會其意 
剛剛多看一眼他拍的照片,
才驚覺這些正是傳統老房子最漂亮之處
 
每次邀松哥來接受訪問或同學會演講時
他總是謙辭,說還賺得不夠多
賺得不夠多的人卻每天帶著相機四處悠遊
 
松哥應該是巴菲特班同學退休之後的寫照
內斂、悠然自得、眼光獨到、每天帶著相機到處亂拍
 
非常歡迎松哥來同學會演講
他一定有很多故事可以告訴我們